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以风险投资视角解析银行授信业务初探

时间:2025-01-19 08:20:23
以风险投资视角解析银行授信业务初探[此文共3028字]

根据笔者的授信业务实践,结合所掌握的风险投资知识与技术,遵循“理性、稳健、审慎”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对X行可持续发展和对股东价值最大化高度负责的态度,本文企另辟新径,以风险投资视角来解析银行授信业务。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授信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之策。

一、对行业的理解、分析与选择

任何行业都有优秀企业,优秀行业也有劣质企业,这是事实。但是,风险投资一般都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筛选方法来进入投资领域,即采用“精选赛道,再找选手”的准入路径。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保证不犯方向错误,所选行业大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属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根据风险投资的目标偏好,投资人所选行业一般都或具高成长性,或有强稳定性,或商业模式将引发突变等特色与潜质。商业银行角色不同,在对行业的选择与追求的目标上自然与风险投资也有很大区别。在遵循三性原则前提下,就追求的经济目标而言,我认为,目前的商业银行是介于风险投资商与政策性银行之间的一类金融机构,既不能以少量项目的高收益来覆盖其他项目的高风险,也不能以保本微利为经营目标,而降低对股东利益高回报的合理追求。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在授信政策选择上,就必须兼顾行业特色与发展前景,除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特点来进行行业准入和优选外,在制订行业授信指引时还应充分借鉴和运用风险投资领域对行业的发现视角,结合商业银行授信的实践经验来准确把握授信对象。简而言之,以风险投资视角来看,就是要选择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或行业周期性弱,现金流稳定或在产业变迁中新的商业模式形成带来巨大机遇的行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尽管目前还无法作出后评价,但依笔者观察,华夏银行的平台金融算是对新兴行业授信转型方面所作的尝试。经济结构与活动方式变化了,我们应该也可以在这些方面作出一些探索。

二、企业的地板与天花板在哪里

风险投资十分注重被投企业的当前市场位置和未来发展空间,即地板和天花板。企业的最低产能、最小销量、最保守市场估计等因素的影响,能否保障现金流对还款的充足支持,这是我个人理解的授信业务中企业地板的概念。同理,我们在做授信分析时,也应该深入分析企业的天花板,那就是产能的扩张、销量的扩大、行业的限制等因素的上限或极限对授信活动的影响。确定企业地板和天花板的过程,是计算企业经营活动量本利关系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如果没有地板,别说追求授信最佳综合效益,恐怕连收回本金都会很困难,这样的业务是做不得的。寻找天花板则是确定借款人债务承受额之后,如何确定授信总量与其量差关系的过程。没有天花板或其很高,理论上企业可以无限做大,不超过债务承受额的前提下,授信总量就可以与企业经营需求同步扩充、增加。笔者在与同事叙做某火电企业授信时,跟他们讲过,就单一发电企业来讲,由于准入壁垒的严格限制及社会用电的刚性需求同时存在,授信企业有地板,但自身产能不能无限扩充,故其上网时数、发电量和主营业务收入等都有天花板,X行授信总量的测定和全部金融机构的举债总量管控就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求企业每年年审时均需提供股东会或董事会形成的有关全部融资上限的决议,来限制企业现金流不足时的过度负债。

三、对管理者诚信素质的评估

就了解到的风险投资商,无一例外地看重管理者(包括创业者)的诚信素质,其原因在于:在世界范围内,诚信是管理者最可贵的品质,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诚信之重要性真正在于,诚信是团队合作的基础,是执行效果的保障,是务实兴业的源泉。诚信的人,一般不会贪图一时得失,能从长远出发,着眼于细节,勇于从社会底层做起,注重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累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从未违约的借款人不会突然失信,即使遇到困难,他们都会想办法事前告知银行,或设法渡过难关,特别是他们一般都会执着于既定的事业,不会轻易改变。这样不懈追求的管理者迟早会偿还银行授信本息。而不具诚信意识的人,则多半有很强的赌徒心理,即使一个很好的企业也可能毁在他们手上。银行授信安全从何谈起呢?但目前我们除了利用征信系统信息之外,在对管理者诚信素质评估方面还做得不够。最主要的表现:一是没有通过广泛的细节收集,借以发现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行为;二是缺乏对管理者历史表现的回溯调查,一般在授信调查中都写得较为笼统抽象;三是受环境制约较多,缺乏第三方调查评估,调查人也往往不具独立性;四是评估对象过于单一。笔者认为,管理者诚信评估对象应该是一个群体,而不是少数几个独立的自然人或所谓的几个掌握实权的特定对象。因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充满变数,如果在评估中漏掉了某个看似不太关键的对象,而一旦这个对象掌握了最高权力的时候,银行的授信就可能受到威胁。工作实践中这样的事我们碰到过不止一起,故在此作出专门风险提示。笔者的建议是,调查要全面,重点要突出,结论要详细。这样才有利于授信决策。企业的诚信表现大都是依附于管理者履职而形成,其评估机理与对管理者的评估并无太大区别,这里不再赘言。

四、对商业模式独特价值的发现

商业模式是什么?笔者认为最经典的表述是:利用独特的盈利模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客户价值。传统产业也好,新经济也罢,能赚钱的都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的。阎焱在谈到投资陈天桥的《传奇》游戏时,就特别讲到盛大的商业模式非常好,因为除管理到位之外,公司产品的可扩充性非常强,而且单位边际成本非常低。一强一低,意味着什么?模式好,能赚钱。那么对商业模式的分析究竟对我们叙做授信业务有什么指导意义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准确把握借款人的行业位置和在产业链的哪端何级,从而营销合适的授信产品;二是有利于确定借款人的利润和现金流来源。利润和现金流从何而来,应该是授信业务最应该关心的问题之一;三是有利于深入分析借款人还款来源的保障程度。这些年,火电行业整体亏损较为严重,而我们银行比较赚钱,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开玩笑说:我们就只给你们打工。我说:你的财务费用比例并不高,而且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的时候也离不了我们呀,关键是商业模式的差异,这是制度形成的体制瓶颈。火电靠一次能源煤发电上网,“市场煤计划电”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你赚不了钱,是体制问题,而我们银行,国家给存款和贷款定价,差价比较大,不发生经济危机,一般都能赚钱,所以盈利能力很强。我举这个例子,仅供读者参考,希望有助于授信工作者在实践中加强对商业模式独特价值的分析。

五、退出机制的路径设计

一)风险投资的一般退出机制:上市、并购和管理层收购等,是常见的可选路径。随着经济转型持续推进,相信今后还会出现更多的风险投资有效退出机制。

二)银行授信可借鉴的退出方式:我个人认为,到期收回、分年压降、他行承接、分散转移、转换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等是目前较为可行的银行授信退出方式。方式多种多样,但关键是要选择或考虑极端情况下以适当方式能有效退出。

三)银行应高度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是退出机制应预设在先。不能等到风险临近即将形成损失前采取风控措施,这是银行授信体制不成熟的表现,这种非理性经营在系统性风险降临时也必然会受到惩罚。

二是坚持多路径退出方式设计。这是降低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果退出方式过于单一,则当单一方式退出条件不成立时,银行授信风险就会急剧扩大,逾期、不良、损失,就会是必然结果。因此,银行在叙做授信特别是对维持份额或压缩退出类项目授信时,至少要考虑两种以上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从而防范风险演变为实际损失。

三是如果预判无法退出,最好不予授信。即使是对可长期支持的企业也应该基本坚持这一原则。因为退出不畅,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而且往往得不偿失,多年收益最终丧失殆尽,授信业务价值是极低的。当然,对可持续发展程度高的行业或企业,不应过早强调或预设退出,但产业政策变化快,产业发展也有其嬗变规律,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除支持经济增长而外,还负有充当经济稳定器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双重责任,应以争取每笔授信业务成功为最佳目标,故不可忽视对授信业务退出机制和方式的铺设和长远构想。

《以风险投资视角解析银行授信业务初探[此文共302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启晨文库网 www.wxqiche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