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5-02-18 08:20:26
《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此文共7383字]

第一篇:《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概念界定、发展简史、性质、任务、结构、体系等方面已初步定性化,并且在效应方面已有大量的数据。

美育心理学给学生介绍了各种美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知道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的本质。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心理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学校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以及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使他们智能和身体健康发展。 ”

的确如此。在西方,一些伟大的美学家在雄辩地论述美学的心理学基础的同时,偶尔也会提到媒与心理学。如亚里斯多德强调用音乐教育来“发展人们优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乐鉴赏力,美术教育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欣赏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认为“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达到平静。” “不同性质的文艺激发不同的情绪。”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对于读者审美趣味的培养。”歌德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特征,美的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审美观的形成。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作的生动体现,是主体与客体、自然与必然、真与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形象。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审美心理的过程,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因为美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它随时都会被我们发现或者被我们忽落。

同时,美育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美育心理学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体育心理、劳动技能教育心理。为美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育的具体施行必须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则就带有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渗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据就是美育心理规律。

书本中还介绍了语言教学的美育心理,视觉艺术的美育心理,听觉审美,让我深刻的懂得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文学教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第二篇:《色彩心理学》读书笔记

色彩心理学的实用性强,在生活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红色、黄色和橙色使得人们胃口大开;广告牌大多为红色、橙色和黄色;宣传单上的重要信息用暖色高彩度的颜色突出;化妆中,可以制造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眼影就是后退色;日本传统插花艺术中,后面摆蓝色的花,前面摆红色或橙色的花,可以构造出一种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画面。

人们的睡眠质量不仅与自身有关,与外界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不仅与照明的颜色有关,例如:照明的颜色会对人体内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的分泌产生影响,褪黑激素可促使人自然入睡,改善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这种荷尔蒙通常在夜间分泌;而青白色的荧光灯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作用。卧室里最好安装白炽灯或者其他可以发出温暖的黄色和米黄色的灯具。如果挑灯夜战的话,适合荧光灯下工作。还与灯光色彩等有关,例如:蓝色具有催眠作用,可以降低血压,消除紧张感,从而起到镇静的作用。建议蓝色搭配白色和米色为佳,蓝色太多会引起孤独感,冬天会感觉很冷。白色也有较好的催眠作用。绿色也有催眠作用,绿色使得人们从心理上放松。白炽灯、间接照明发出温暖的米黄色灯光以及让人感觉安心的淡橙色灯光都具有催眠作用。当人头脑不清醒的时候,看彩度高的红色比较好;红色使人清醒,增强人的紧张感,使血压升高。

在快餐店、咖啡厅两个地方等人,感受都不一样;在快餐厅等人会使人焦躁,而咖啡厅则更适合等人。餐店的装潢以橘黄色和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会使人心情愉悦兴奋,以及增进食欲的作用,也会使时间感觉漫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会使人烦躁。水果的红色和橙色、蔬菜的绿色、红烧肉的红色、生鱼片的白色和黄色配以芥末的绿色、牛肉盖浇饭的黄白搭配让人看了有垂涎欲滴的感觉。相反地,紫色和黄绿色最能抑制食欲,减肥的人们可以尝试。日本料理中,黑色的餐具突出了食物的颜色,产生强烈的对比。

保险箱的应用很广,保险箱的颜色多为深色,以黑色和墨绿色为主。相同的颜色,色彩明亮程度低的色彩比明度高的感觉重,色彩鲜艳程度对重量的感觉影响与色彩明亮程度对色彩的影响道理一样(浅色和鲜艳色彩的包可使人放松)。同等重量的箱子,与黄色箱子相比蓝色看上去更重,与蓝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更重。

公司的装扮对员工有影响,而会议室的装潢对会议有一定影响。建议公司会议室以蓝色为基调,会使会议效率提高、使人放松;另外员工衣着方面也有注意,红色面积太大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做出决断。青白色的荧光灯会使时间变快,而温暖的白炽灯相反,会使时间变慢。单纯的工作需要最好使用荧光灯,白炽灯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的情绪;相反,卧室中适合用白炽灯,营造悠闲温暖的感觉。

人们若想使自己显得苗条,穿着有一定作用。藏青色明度低,为收缩色;黑丝袜也有收缩作用。搭配服装时,若想打造出苗条的身材,建议采用冷色系中明度低、彩度低的颜色;下身穿黑色,上身内穿黑色外搭其他收缩色外套,敞开衣襟效果更好。黑色固然可以显瘦,这是比较普遍的运用;但是黑色可以将包括紫外线在内的所有光线遮断,使光线几乎无法到达皮肤,长此以往,皮肤就会加速老化,产生皱纹,过快衰老,因此不能过多得穿着黑色,可以试着穿着其他颜色的衣服达成很好的平衡。

我个人赞同色彩心理学的神秘以及实用,因此比较感兴趣。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 ……此处隐藏2223个字……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是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

3.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2)我们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

(3)态度塑造行为

(4)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5)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6)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学行为

(7)对他人的感受和做出的行为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

4.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

5.你永远无法预言某一个人将会如何行事,但却可以对人的一般行为做出精确的判断。个体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9.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意味着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但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

10.人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会做出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所以“责任都是别人的,而功劳全是自己的。”

15.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17.自尊的威胁会发生于朋友之间,因为朋友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

23.别人的过错在我们眼前,我们的过错在自己背后。

24.人们有时候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恰恰是害怕失败而进行的自我保护。

3。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

4。在吵架和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而且对事不要对人。

5。不要把目标制定的过高,这样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

7。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9。许多重大的消极的事件带给你的痛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样,兴奋的事情也不会给你带来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此残疾病痛贫穷你也会很快的适应,同样豪宅名车并不能让你幸福一辈子。

13。“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一点的,所以答应一件事前,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7。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和长久。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27.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36.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对已做成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成的事情的悔恨要小。——最常见的悔恨(版权归WWw.)是当初未能更严肃的对待自己的学业。

38.情绪会渗入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

第四章 行为和态度

41.一个人的态度和其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一致。

48.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喜欢他们才对他们好。

51.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去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第五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53.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取决于社会情景,也受我们自己倾向性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应对压力。

55.角色互换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每个人都能重新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而后在考虑自己的观点,就会增进双方之间互相的理解。

第六章 从众

66.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们也不想与其他人太一致。

第七章 说服

72.我们倾向于相信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

73.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79.难度较大的信息以文字方式呈现是最具说服力,而简单的信息则以影像呈现时效果最佳。

第八章 群体影响

90.有时精神层面的真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与心灵的健康。

第九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97.要记住一条原则: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

99.憎恨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这是人类的本性。

100.偏见起源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社会原因,包括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 101.人们倾向于积极地描述自己的群体,以便能够积极地评价自己。

102.不好(不和谐)的想法和情感往往经久不衰。打破这种偏见习惯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03.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

第十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111.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第十一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112.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关系的需要。当我们有所归属时——当我们感到被一种亲密的关系所支持时——我们会更加健康和快乐。

118.是什么孕育着喜欢和爱情呢——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爱的感觉。

120.整体上来说,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男人则倾向於因外表而爱上女人。

121.人们选择朋友,尤其是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上方面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这就是匹配现象。

125.相似产生喜欢。如果你喜欢自己,就会更有可能与一个同样喜欢你的人结为伴侣。 126.不相似导致不喜欢,所以如何教育人们去尊重和欣赏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真实一大挑战。

129.一个不好的名声比一个好名声更容易获得,并且更难以摆脱。

131.要让所爱的人满意很难,但伤害所爱的人却很容易。

135.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所爱,因此,喜欢常常都是相互的。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第十二章 利他:帮助他人

142.爱能拯救人——不论是施予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

143.帮助行为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145.内疚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误,它还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够更持久。

146.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

148.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第十三章 冲突与和解

154.双方对方的误解常常具有令人吃惊的一致性,他们都会美化自己和丑化对方,这就是镜像知觉。

156.化敌为友的四个建议:接触、合作、沟通、调和。

157.有时,冲突的气氛太紧张了,以至于实质性的沟通变得完全不可能,这种情况下,某一方的一些小小的和解行动可以引发回报性的和解行动。

《《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此文共738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启晨文库网 www.wxqichen.com 版权所有